在工業、市政和建筑領域,鋼格板常用于室外或潮濕環境,防腐性能直接關系到使用壽命和安全。熱鍍鋅是目前最常見且有效的防腐處理方式之一。很多人知道熱鍍鋅能防銹,但具體如何實現,過程是否規范,卻少有人了解。實際上,熱鍍鋅并非簡單地把鋼格板放進鋅池,而是一套嚴謹的多步驟工藝流程。掌握這些環節,有助于判斷產品質量,避免因工藝縮水影響使用效果。
一、鋼格板前處理:清除表面雜質是關鍵第一步
熱
鍍鋅前,必須徹底清除
鋼格板表面的油污、氧化皮和焊接殘留物,否則會影響鋅層附著力。
脫脂:將
鋼格板浸入堿性溶液中,去除切割和焊接過程中沾染的油脂。
水洗:用清水沖洗,去除脫脂液殘留。
酸洗:放入稀鹽酸或硫酸溶液中,溶解表面氧化鐵皮,使金屬基體裸露。
二次水洗:再次沖洗,確保酸液完全清除。
助鍍:進入助鍍劑(通常為氯化銨與氯化鋅混合液)中浸泡,形成保護膜,防止二次氧化,并促進鋅層均勻附著。
每一步都需控制時間與濃度,確保清潔到位。
二、鋼格板烘干:防止入鋅池時產生噴濺
前處理后的
鋼格板含有水分,若直接進入高溫鋅池,會引發劇烈反應,導致鋅液噴濺或漏鍍。
將
鋼格板放入烘干爐,加熱至80℃至120℃,徹底去除表面和焊縫中的水分。
烘干后應盡快進入
鍍鋅工序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空氣中。
干燥的工件是安全
鍍鋅的前提。
三、鋼格板熱浸鍍鋅:鋅層形成的決定性環節
這是整個工藝的核心步驟。
將烘干后的
鋼格板緩慢浸入溫度約為445℃至465℃的熔融鋅池中。
浸泡時間一般為3至5分鐘,確保鋅液充分反應,形成合金層。
鋅層結構由內而外分為:鐵鋅合金層和純鋅層,兩者共同提供防腐保護。
起料時控制速度,避免鋅液流動不均或積鋅。
整個過程需保持鋅池清潔,定期打撈鋅渣,確保鋅層質量。
四、鋼格板冷卻:穩定鋅層結構
鍍鋅完成后,
鋼格板溫度較高,需進行冷卻。
通常采用自然空冷或風冷方式,避免急冷導致變形或鋅層開裂。
冷卻過程中,鋅層逐漸固化,表面形成特有的啞光灰色。
冷卻后的產品更穩定,便于后續搬運和包裝。
五、鋼格板檢驗與修整:確保出廠質量
每一批
鍍鋅鋼格板都需要經過質量檢查。
外觀檢查:觀察鋅層是否連續、均勻,有無漏鍍、流掛、結瘤等缺陷。
厚度檢測:使用磁性測厚儀測量鋅層厚度,一般要求平均不低于65微米。
附著力測試:通過錘擊或彎曲試驗,檢查鋅層是否脫落。
局部修整:對切割邊緣或小面積漏鍍處,補涂冷
鍍鋅涂料,增強防護。
合格產品方可出廠。
六、鋼格板為什么必須焊接后整體鍍鋅?
有些廠家為節省成本,采用“先
鍍鋅后焊接”的方式,但這會帶來嚴重問題。
焊接高溫會破壞原有鋅層,焊縫周圍形成無保護區域;
這些部位極易先于其他位置開始銹蝕;
正確做法是:先完成焊接成型,再整體浸鍍,確保焊縫、切口等所有部位都被鋅層覆蓋。
這一點是判斷
鍍鋅質量的重要標準。
雖然熱
鍍鋅增加了初期成本,但其帶來的長期效益顯著。
在一般大氣環境下,可提供10年以上免維護防腐保護;
減少后期防腐維修頻率和停機損失;
提高
鋼格板整體使用壽命,降低全周期成本。
它不是附加工序,而是保障耐久性的必要投入。